张艳秋副院长阐述中国媒体发展模式对全球南方的影响

发稿时间:2025-02-14浏览次数:10


2月5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应邀参加了由巴基斯坦古吉拉特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巴西巴西利亚大学传播政策实验室联合举办的“传播与全球南方”网络研讨会,并发表了题为《中国媒体发展模式及其对全球南方的影响:推进多元传播秩序》的演讲。研讨会由巴西利亚大学教授、拉丁美洲传播研究者协会主席Fernando Oliveira Paulino主持,来自多个国家的传媒领域专家学者参会。




在发言中,张艳秋副院长深入剖析了中国媒体发展的独特路径及其为全球南方媒体发展提供的参考价值,积极倡导全球南方国家的学者与中国学者共同开展相关比较研究。 她指出,中国媒体在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于媒体融合、内容创新、技术应用等诸多领域成果卓著。这些宝贵经验,对于面临相似发展困境的全球南方国家媒体而言,极具借鉴意义。张艳秋强调,中国媒体始终致力于传播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和诉求,通过与全球南方国家媒体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凝聚各方力量,打破西方媒体的话语垄断,构建更为平衡、公正的国际传播新秩序,有力地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文化互鉴。从理论层面而言,中国媒体独特的发展模式,为丰富和拓展国际传播理论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演讲中,她以中国媒体的建构性新闻与建构性传播为典型案例指出,中国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在传播过程中高度重视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的构建。这一实践经验,为国际传播理论中跨文化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案例和思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跨文化传播机制的理解,推动国际传播理论的创新发展。



来自巴基斯坦古吉拉特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Muhammad Yousaf、国际传播协会尼日利亚分会的Ekaete George等国际知名学者也应邀参加研讨会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他们分析全球南方及非洲国家在媒体研究方面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会议期间,国际学者、学生及媒体从业者们积极互动,围绕全球南方国家在传播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问答环节中,各方思维碰撞,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与思路,为全球南方国家传播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与研究方向



文    编|孙玉红

编    辑|周   验

编    审|刘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