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1)”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段鹏主持开幕式,来自十二个国家的重要智库和大学研究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共同价值与世界发展理念”分别作主题发言,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代表学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世界各国嘉宾的参会表示由衷的欢迎。他指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纳了世界发展经验,汇聚了传统哲学智慧,凸显出中国的历史担当和世界责任。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领风气之先,战略性地创建了跨学科、智库型、国际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搭建了全新的对话性平台。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着力创新合作机制,联合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九个国家的政府、高校和智库,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立十家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外学术交往和人文交流。最后,他殷切希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的各个合作方能以交流之智慧回应全球化之思,以共同之利益奠定全球化之基,以合作之实践破解全球化之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拓展对话与合作的新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主持论坛
段鹏副校长指出,在世界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和新冠疫情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进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国际学术界透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1)”这个重要窗口,更好地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义和实践样本,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探寻更理想的方案。
廖祥忠书记、校长宣布任命
开幕式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颁奖暨揭牌仪式继续举行。廖祥忠书记、校长宣布让-克里斯托夫·巴斯、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许庆琦获得个人杰出贡献奖,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东盟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获得优秀海外研究中心奖,并宣布新建三个海外研究中心,分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拉美研究中心、委内瑞拉研究中心、格鲁吉亚研究中心。
随后,廖祥忠书记、校长宣布任命决定,于洪君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名誉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主席,李怀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执行副主席,许庆琦、让-克里斯托夫·巴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副主席,姬德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秘书长,以及10位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理事,许钦铎先生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至此,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已与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德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韩国、阿根廷、委内瑞拉、格鲁吉亚等9个国家的政府、高校和智库合作成功建立了10个海外研究中心,通过国际合作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广泛深入了解,推动构建多元化的世界话语体系。
随后,论坛进入主题发言环节。第一场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主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
主持主题发言第一场
于洪君副会长演讲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带来了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的演讲。他指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我们对人类文明总体进程与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和系统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与打造国际关系新格局相互统一,这是一个漫长、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应与周边国家和谐共处,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全力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
许庆琦先生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发表了题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地缘政治竞争为地缘政治合作》的演讲。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已持续两年,为了抵御疫情,各国必须通力配合,构筑防疫共同体。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崛起的“污名化”行为和对疫情政治化的伎俩却未曾停歇。中国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承开放包容价值观念,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发展减速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各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应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地缘政治合作”,共建、共享一个和平和繁荣的未来。
让-克里斯托夫·巴斯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法国Connecters for Peac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让-克里斯托夫·巴斯在题为《当务之急:反对两级分化,团结人民与文化》的演讲中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关键节点。尽管存在文化差异和其他全球性裂痕,世界面临“脱钩”危机,新的科技革命又可能加剧全球南北方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程度,但世界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以共同价值为导向构建合作的框架,避免国家间的猜忌和意识形态的分裂,搭建跨文化的对话平台,尝试定义、达成并拓展共识,重建彼此之间的互信,更值得进一步探讨。
克里夫德·基拉科夫先生发言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前高级专家、华盛顿和平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克里夫德·基拉科夫在题为《国际关系研究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回溯了国际关系学科在美国的建制化历史,认为基于现实主义的冷战思维和军事主义逻辑,是当前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际主义视角下,以多边主义为核心理念的国际组织和跨国机构,应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由此推动构建更加广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在《尊重共同价值 避免战略误判》演讲中谈到,美国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二元世界观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政治化”,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危机便加重了其战略误判;而中国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的共同价值观。为了避免“新冷战”,国际社会应以人类共同价值观取代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理论,通过寻求价值共性来化解战略误判,并通过具体行动维护共同价值观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福祉。
主题发言第二场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主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
主持主题发言第二场
辜学武教授演讲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兼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指出,大国博弈正在加速小国左右大国时代的来临,因为在大国博弈中,小国许多极其重要外交资源和外交功能正在被激活,如砝码功能、粉饰功能、证明功能和测试功能。辜教授说到,未来中美两国在亚太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博弈,便很可能取决于东盟国家的政治倾向。
达雅·图苏教授演讲
香港浸会大学讲座教授达雅·图苏以《重新构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发展话语》为题,对照中美两国应对新冠疫情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认为中国的制度模式在应对公共危机上极具有效性,包括近30年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消除极端贫困中所做的努力,和数字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势头。中国用实际成果证明了国家主导发展的可行性,这种解放是不同于西方的一条新路径。达雅·图苏教授强调学界、业界都需要打开思维模式,达成一致意见和系统方法,实现全球互联互通、多元共赢的发展目标。
艾丁·努尔汗大使演讲
土耳其安卡拉危机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前伊斯兰合作组织常驻阿富汗喀布尔大使、前土耳其共和国驻加纳共和国阿克拉特命全权大使艾丁·努尔汗以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的演进历程为例,阐释了文化、社会结构与治理的问题。他认为,目前这个时代,西方文明仍是地球村的主导文明,许多西方政客也希望把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或通过利益,或通过暴力。我们应该意识到没有永恒的、完美的文明,拒绝对任何价值观和信仰进行激进的解释,从而让我们的后代能够在最低的共同标准下相遇。
玛丽亚·弗朗西斯卡·斯塔亚诺教授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拉美研究中心主任、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玛丽亚·弗朗西斯卡·斯塔亚诺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既包含中国传统思想又富有创新发展观的概念的提出,象征中国正通过一种新的共同的人文使命,赋予人文主义一个新的意义框架。这能够帮助那些遭受着结构性经济、社会和文化危机的西方民主国家和渴望改善人民生活的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起来。
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先生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认为,目前我们正面临包括新冠病毒、气候变化等诸多迫在眉睫的非传统挑战,因此,提出一个包容合作、共同发展的方案是必要的。在这个方面,中国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将为合作、互鉴、信任和抗击风险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已向45余国家提供了疫苗援助和医疗支持,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以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罗威尔·古斯塔夫森教授演讲
美国维拉诺瓦大学文理学院政治学教授罗威尔·古斯塔夫森从思想史研究出发,指出“寻求霸权”是修昔底德的一个错误教训,他认为修昔底德真正所指的并不是为一个国家的世界霸权而战,而是构建一个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尤其是在当今的中美争端中,中美两国都需要自我克制,在正义和利益间寻求平衡,与其他各国相互尊重,携手共建一个多元世界秩序和谐的国家体系。
主题发言第三场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文春英主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文春英主持第三场
伊斯拉·阿仆杜·塞仪德教授演讲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伊斯拉·阿仆杜·塞仪德认为,中埃两国都是文明古国,祖先们沿着丝绸之路建立了友谊。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双方在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各领域务实合作并未因疫情而停滞不前。目前,“汉语热”在埃及持续升温,双方应积极开展全方位文化合作,促进文明对话,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
内格西·安德烈·多米尼克博士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代表、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学者内格西·安德烈·多米尼克分析了非洲在世界上的影响、挑战和前景,他通过对比中国与美国对非援助,指出谁是“真正的朋友”。美国政府为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者服务,从未真正尊重非洲国家,且美国的每一分钱都不是无偿给予的。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中国也从未居高临下对待非洲,而是真心帮助亚非拉国家实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对非援助就是最好的例证。
苗绿秘书长演讲
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发表了《“‘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抓手》的主题演讲,就“一带一路”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性,以及“一带一路”对于人类命运共体构建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对搭建“一带一路”组织架构和决策管理的多边机制、拓展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对象、构建多层次公共合作与服务平台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伊琳娜·沃斯特里科娃主任演讲
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传媒中心主任伊琳娜·沃斯特里科娃在题为《大学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第三个使命》的演讲中指出,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总是和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这种社会责任是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承担的独特使命,也是大学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所在,期待未来在语言、领导力等方面加强与中国大学交流协作,开创中俄教育合作新局面。
米格尔·阿尔瓦雷斯·德尤拉特主任演讲
西班牙战略和国际研究基金会主任米格尔·阿尔瓦雷斯·德尤拉特谈到,面对新冠疫情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重建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气候变化虽然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现象,但却存在一定的共性:二者都可能全面重塑全球经济和各国社会。应充分利用“数字革命”内在协同机理推动全球成为开放和紧密相连的整体,促使各国拉紧彼此合作之手、共享时代红利。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只能朝着同一个目标通力合作。预防、可持续、协同和信任的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线下参会者合影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对当前全球治理的逻辑提出了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发起的年度高端学术活动。本届论坛汇集了国际关系、国际发展和国际传播领域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以洞察全球发展大势的宏观视野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发展眼光,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战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享和探讨,打造了一个跨学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平台,也提升了中国传媒大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上的影响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获奖名单》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及国际学术联盟任命名单》
于洪君先生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名誉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主席
李怀亮教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执行副主席
许庆琦先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副主席
让-克里斯托夫·巴斯先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副主席
姬德强教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秘书长
十位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理事:安志颖、艾玛拉·格德尔、克里夫德·基拉科夫、克里·布朗、科斯塔·洛基·马哈鲁、格塔丘·丁库·戈达纳 、让-克里斯托夫·巴斯、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金冏泰、玛丽亚·弗朗西斯卡·斯塔亚诺
许钦铎先生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名单》
1. African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in Ethiopia
人类命运共同体非洲研究中心(埃塞俄比亚)
2. East African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in Tanzania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
3. ASEAN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研究中心
4. Seoul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尔研究中心
5. JointResearch Center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nd A Community with SharedFuture
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韩国仁川)
6. European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人类命运共同体欧洲研究中心
7. Pakistan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8. 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Future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in Latin American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拉美研究中心
9. 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Future in Georgia
人类命运共同体格鲁吉亚研究中心
10. China-Venezuela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委内瑞拉”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