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专题研讨会召开 中巴学者共议文明包容共存

发稿时间:2021-03-31浏览次数:72

2021年3月29日,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线上举办了“文明对话”专题研讨会。

“文明对话”专题研讨会于线上召开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为专题研讨会致开幕词。李怀亮教授通过对比”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概念,指出并强调了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促进文明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性;要实现可持续的繁荣与安全,尤其需要不同文明间的包容共存,让各国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百花齐放。

李怀亮教授致开幕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伊斯兰堡社会科学中心项目执行人帕尔瓦莎·纳瓦兹女士(Palwasha Nawaz)简要介绍了国际大背景下的“文明对话”的理念,并阐述中国传媒大学与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的理念、宗旨和目标。

伊斯兰堡国防大学学者胡尔-哈克(Zahoor-ul-Haq)博士的发言以 文明对话 为核心主题,结合穆斯林文明和中国文明展开分析。他认为,穆斯林文明内部缺乏同质性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除内部寻找共同点以外,他还强调了穆斯林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探寻共同点的重要性。目前中巴文明可进一步对话的共同领域包括治理制度、平等社会的要求、改革议程和财富分配等。

胡尔-哈克(Zahoor-ul-Haq)博士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通过促进全球传播实现文化包容的必要性。她指出,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缺乏对话导致了世界各地的武装冲突。她以实际事件为例,讲述了在疫情期间通过合作和谈判,中非之间的双边关系得到了改善的事实,并倡议为了推动“文明对话”的理念,中国的国际交流需要改进方式方法,可采用建设性新闻作为公共外交手段。

张艳秋教授发言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文明对话 项目负责人、旁遮普大学政治学系主任伊拉姆·哈立德(Iram Khalid)教授提到,世界变化的方向掌握在中国手中。目前,中国所倡议和提出的理念都建基于和平、合作和稳定。此外,她指出,文明对话 的概念主要是为不同文明间的合作提供机会,要关注不同文明对话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伊拉姆博士还强调了让学术界参与推广“文明对话理念的必要性。

伊拉姆-哈立德(Iram Khalid)教授发言

伊斯兰堡国防大学助理教授伊姆兰·阿什拉夫博士(Imran Ashraf)在讲话中提出,不同文明只有加强对话才能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他在解释“文明对话”这一概念时说,任何文明都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兼顾其他文明,并与其他文明积极互动,才能实现充分理解和发展。

伊姆兰·阿什拉夫博士(Imran Ashraf)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研究员李菡首先回顾“文明对话”理念的理论基础,简要地解释并反思了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in)提出的“文明冲突”概念。她认为,文明冲突是加深分裂和分歧的原因,而不是趋同和共生。 李菡提出,“文明对话”是全球治理、世界秩序、主权平等、各国持久和平的前瞻性原则,不分地缘政治制度、宗教、种族、国家、文化等形式的区别。因此,她建议在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中选择共同点,以促进理解和合作。

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伊斯兰堡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沙克尔·艾哈迈德·拉迈(Shakeel Ahmed Ramay)先生强调,为促进文明对话开展,中巴双方必须承认共同的发展指标。他强调,不同文明对话必须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才能获得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他也进一步阐述了中巴双方理论的相似性。

沙克尔·艾哈迈德·拉迈(Shakeel Ahmed Ramay)先生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纳瓦兹·阿里(Nawaz Ali)先生简要解释了文明对话的概念。他还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对中巴双边关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不同文明对话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纳瓦兹·阿里(Nawaz Ali)先生发言

本次“文明对话”专题研讨会由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CGSS)执行主任哈立德·泰米尔·阿克拉姆先生(Khalid Taimur Akram)主持。

哈立德·泰米尔·阿克拉姆先生(Khalid Taimur Akram)主持本次会议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部分学者学生参会并与巴方学者展开讨论,推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拓展着未来合作共识

  

报道来源:CGSS

编译:梁凯瑞、李喆

校对:姬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