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与使命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在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的驱动下,人类社会前所未有地连接在一起。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全面提高,气候变暖、环境保护、反对核扩散、反恐怖活动、反金融犯罪等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
面对新的国际环境,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2017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集中体现在外交、经贸、人文、媒体、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内涵、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坚定的未来愿景,必将对人类社会的互联互通、全球传播的新格局、文明交往的新话语注入源源不竭的思想动能。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构建基于广泛共识的国际学术平台,为增进世界文明对话和民族间相互理解信任而努力。
学校优势与特色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5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竟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累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已任,培养了大批优秀传媒人才,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信播领域知名学府”。
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传媒艺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为核心,以新兴交叉学科为重点,文、工、艺、管等多门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其中,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27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知名传媒高校加入联盟。学校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非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发展愿景与定位
为发挥我校在全球传播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大力推逬对外传播理论和实践创新,对标新时代新要求,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传媒大学于2019年11月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简称“共同体研究院”。
研究院为学校直属单位,旨在发展成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家智库、打造全球传播与治理的高水平国际学术平台,助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合作创新与展望
在全球建设合作性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学术研究基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全球传播;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与国内外政产学研机构密切合作,创新学术平台及智库发展合作模式;举办世界文明交流对话学术会议,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英文学术期刊,发布权威学术报告。
研究院将把握大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努力。
平台构建与海外布局
(一)2020年建设7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并作为依托联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7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分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非洲研究中心(埃塞俄比亚)、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尔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欧洲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并以7个海外研究中心为依托,联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
2021年新增建设3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分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拉美研究中心(阿根廷)、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委内瑞拉”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格鲁吉亚研究中心(格鲁吉亚)。
2022年新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墨西哥研究中心。
(二)于2020年10月23日,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立大会”,邀请国内外政府、高校、智库等重要嘉宾出席,由海内外十余家媒体对活动报道和直播。
于2021年5月、11月分别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内智库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智库论坛”,邀请国内外众多高校、知名智库、机构组织的专家学者就世界热点议题展开交流讨论,活动均由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三)中国传媒大学现已成为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员;
(四)增设“全球治理与传媒”的留学生博士学位点。
大型报告
(一)与德国文明对话研究所DOC联合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认同-误解指数”,联合校内外研究力量,编制“世界各民族文化认同-误解指数”指标体系;
(二)基于该指数完成针对全球主要国家文化认知的观察分析系列报告,为全球文明互鉴提供测评基础性质的研究参考;
(三)实地访谈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及机构代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论述,并整理出版系列访谈录丛书和影像文献;
(四)通过人民日报出版社发布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传播力“系列研究丛书出版;
学术研究
[1]李怀亮.西方话语霸权的消解与中国软实力的系统性构建[J].对外传播,2018(07):40-42.
[2]李怀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国际软实力格局的重构[J].红旗文稿,2017(21):8-10.
[3]Zhang Y, Matingwina S.African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FOCAC VI: Towards balanced reporting for effective narratives on China-Africa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African Media StudiesVolume 9, Number 3, 1 September 2017, pp. 451-470(20).
[4]姜飞,姬德强.发展中的中国国际传播思想及其世界意义[J].出版发行研究,2019(11):70-76.
[5]姬德强,张毓强.传播与全球话语权力转移[J].对外传播,2019(10):60-63.
[6]李淑文,刘婷.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9(05):5-9.
[7]吴敏苏,王鹏宇.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下的中国故事——中国日报社“新时代大讲堂”传播模式研究[J].中国编辑,2019(05):10-14.
[8]王硕民. 《管子》“天下”治理观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C].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9第十四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9:147-152.
[9]张磊.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视角下的全球传播秩序变迁与重建[J].国际传播,2019(02):1-9.
[10]李智.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基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06):108-113.
[11]李培峰. 由文化冲突到文化自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逻辑思考[C]. 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PSS)).人类命运共同体里的中国与世界——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第二十四届国际会议论文集.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PSS)):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2018:16-24.
[12]史慧琴,李智.新世界主义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的困境和出路[J].对外传播,2018(06):42-44.
[13]刁生虎,白昊旭.和合大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四届河北儒学论坛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8(02):1-7.
[14]王娟.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视野中未来教育与新型领导力——第八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5):156-158.
[15]高晓虹,赵晨.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任务与思考[J].对外传播,2018(01):11-13.
[16]李智.新世界主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理念[J].新视野,2018(01):123-128.
[17]龙耘,潘晓婷.新世界主义图景下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2017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述评[J].对外传播,2017(12):10-12+29.
[18]胡正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海外舆情看国际关系的中国方案[J].国际传播,2017(02):1-9.
[19]Zhang Y, Mwangi, Jane Muthoni.A perception study on China’s media engagement in Kenya: from media presence to power influence?[J],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6, 9(1):71-80
[20]彭健.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J].经济师,2016(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