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全球经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

发稿时间:2020-03-05浏览次数:383

 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势汹汹,并逐渐在全球范围蔓延。其传染性之强、严重性之大和覆盖面之广令人难以想象。与其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一次将全球人类的命运牵扯到了一起,不如说全球人类的命运从始至终就未分开过。此次疫情爆发在带来生命安全威胁的同时,也为中国和全球本年度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小觑的影响。短期冲击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短期冲击是无法避免的。总体来看,疫情的发生使得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放缓。首先,疫情降低了人们春节假期的消费需求,传统的餐饮、旅游等线下消费明显受挫,但网上消费和娱乐会相对活跃,这会抵消一部分不利影响。2020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变动如下图。

 受疫情影响,食品烟酒涨幅最高,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4.52个百分点。其次,许多企业被迫停止营业,订单被迫取消,投资也会减少。再次,由于疫情造成消费和投资增长趋缓,加上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实施,疫情之下,中国进出口贸易将继续放缓。特别是疫情爆发后,一些国家采取了撤侨、限制入境和暂停航班往来等短期措施,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另一方面,节日期间很多人因疫情取消出境旅行计划,也将导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大幅度下降。



 具体来看,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疫情期间,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复工后也用工较为紧张,疫情影响了生产的进度,生产增速放缓。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且制造业的停滞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不容忽视,这将影响国内外相关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的采购需求和下游企业的产品供给。旅游观光、住宿餐饮和文化演艺等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0050亿元,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而疫情期间,各类聚餐宴席和大型文娱活动被取消,大量餐馆和主要景点停止营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已超过20亿元。各大文艺院团、演出机构纷纷取消线下演出并对已购票的观众办理退票手续。交通运输业受疫情的影响严重。2020年春节假期10天(1月24日至2月2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9亿人次,比2019年春运同期下降近73%。可见疫情期间,人们的出行计划的取消,加之民航局要求为旅客办理免费退票和各地采取的封路、隔离措施,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疫情加速了医疗保险、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疫情感染人群之多,对相关医疗设备和医药生产提出了要求,倒逼相关行业的加速生产;疫情宣传增加了人们的安全保障意识,激发其保险需求;长期的居家隔离,为远程办公、在线交互提供了契机,也带动了网购和在线订餐等领域需求。据普华永道中国预测,受疫情影响,额外需求将让2020年一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回升到30%左右。国际方面,全球经济早已结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成为了经济共同体。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越大,对世界经济的间接影响就越大。疫情让经济联系发生困难,会对在这条产业链上各个国家都受到损失。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但同时又强调不建议各国对中国旅行和贸易进行限制。单方面的贸易保护其实也只会造成全球产业链的隔断。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有100多种工业品的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也是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无论是美国的大豆、巴西的铁矿石、澳大利亚的龙虾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停止进口或者需求量下降,对于这些国家的产业也会造成重大冲击。从2月24日夜开始,全球股市先后出现大跌,充分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黯淡的一种担忧。欧洲和美国股市周一大跌,出现自2016年中期以来最大跌幅,美国三大股指周一跌幅均超3%,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3.3%,创5年来单日最大跌幅。

 

 

 疫情引致的供给冲击过快地导致需求减少,造成消费和购买力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各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均超过70%,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就是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例如,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指出,法国已经损失了30%至40%的游客。近期海外疫情有逐步扩散的迹象,影响比较大的地区为日韩、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日韩等国经济体量较大,且以消费为主要经济增长驱动力;东南亚地区属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驱动。日韩还是仅次于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大国,疫情对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势必会抑制各国国内的经济生产和投资需求。

 2月以来,印尼、泰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央行相继下调利率,意味着已经开始积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短期经济冲击。经济援助危难面前,大爱无国界!疫情面前,中国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整个世界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疫情不分国界,继中国之后,世界多地都有感染病例发生。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魅力!据中经网报道,日本派包机携带大批支援物资飞抵武汉,包括约1.5万个口罩、5万双手套、8000副防护镜、2000个医用口罩以及50套个人防护服;白俄罗斯更是派军机向中国运送医疗物资,并表示必要时将增派医疗专家;俄罗斯一家航空公司捐赠的30万个口罩已经运达;韩国则无偿捐赠228万套医疗防护物资等等。来自全球的经济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除了上述列举的以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如俄罗斯捐赠的36.2吨医疗物资和医疗队,欧盟的12吨医疗物资;也有我们不太熟悉的伙伴科摩罗捐赠的100欧元。这个2018年全年GDP只有12亿美元,人均约1445美元,国土面积约两千平方公里,联合国公认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非洲岛国,也没有忘记我们的伙伴友情,用他自己的方式送来了帮助。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不可抗力因素的作用下,更容易让人们回归爱的本性,回归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经济学课上讲的捐赠行为,主要是出于寻求税收减免和社会声誉的动机。而在重大突发卫生事件面前,一笔笔捐赠,纾困经济冲击,更寄托世界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和一线医护人员风雨同心、共克时艰,携手守护健康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决心。


结语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这既是大国文明的慷慨气质,又是合作共赢的经济逻辑。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讲求共同维护国际安全,是义务,更是人道主义精神。任何一个文明社会在他人危难之际,都应该施以援助,而不是隔岸观火。从经济理性出发,此时的不闻不问,甚至落井下石,只会换来彼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那么相互之间总是争锋相对,矛盾不断,这样的结果终究是两败俱伤,损人不利己。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国家之间经济往来更为频繁。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需要在与他国的贸易中寻求合作机会,交换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世界俨然是一个完整的供需市场,只有以“命运共同体”的思维和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世界才会以利益回报。以中美贸易为例,有人认为美国企业会借此契机更广泛地与中国“脱钩”。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紧密联系且相互依存,才符合两国的利益。正如崔天凯大使在答美国记者问时所说的,两国经济和人民都受益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美国企业也必须权衡利弊,以资源分配和生产效率最优化为目标,按经济规律行事。目前看来,中美合作是符合经济规律和两国利益的,尤其在世界卫生领域,面临类似此次突发病毒事件时,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结束之后,人们不要忘记我们是同一个命运共同体:国内要加强区域合作,逐步消除区域经济壁垒,弥合区域经济发展鸿沟;国际上要完善伙伴关系,和平解决贸易摩擦,逐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