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也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全球化

发稿时间:2020-04-11浏览次数:356

疫情之下,舆论四起。近日就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到了终点“。笔者认为,“终点论”经不起推敲!它的后面仍有单边主义和“脱钩”说的影子。

单边主义不可能终结全球化进程

 疫情之前,“脱钩”之说就在少数国家一些政要和主张扼华的人士中泛起;当下,又借助疫情的全球蔓延借势重起。这种论调起源是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根本问题就是霸凌主义、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作祟。疫情之下,各国有识之士都在思考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走向问题。习近平主席2019年12月3日在会见出席“2019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曾特别指出:“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着复杂形势,国际秩序处在关键十字路口,实质是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间何去何从的问题。”

 众说之下,有人把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归结为“全球化惹的祸”。这一说,着实冤枉了“全球化”,有借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之名,为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注的嫌疑。尽管这场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各国公共卫生安全和多方秩序带来巨大冲击,但物理封闭只是保证安全的暂时措施,“封城”是为了尽早阻断病毒的传播渠道。事实上,与逆全球化思潮相反的现实是,即便在“封城”之下,全球的政治决策、经济支撑、文化传播等等链条仍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全球合作的模式,互联网络、卫生协作网络、领导指挥网络、民众沟通网络等,仍在进一步强化,远非历史上传统社会时期的封闭状态。即便回望传统社会时期,任何一次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后,不仅没有导致更加封闭,反而一步步强化着互联互通的步伐,人类现代文明的交流互鉴更加频繁和紧密。这些恰恰说明,物理上的局部“封”起来应对,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开”起来发展。


(来源:https://www.huffpost.com/entry/globalization-corporate-accountability-and-human_b_5841cac9e4b0cf3f6455896d)

从全球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的并不是单边主义的一厢狭隘情愿,而是“多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无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猖獗,最终战胜关乎各国人民生命安危的疫病以及各种困难,最有力的武器只能是守望相助、团结协作。在不久前召开的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国际有识之士在感叹和反思中指出:“从全球视野来看,在遭遇越来越多内外挑战的背景下,西方囿于‘西方圈子’的得失,显得过于狭隘。全球化时代,无论东方西方,抑或是南方北方,各方应摒弃零和思维,共沐阳光、共担风雨,结成命运共同体,谋求共同发展。”只有维护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主义,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才能找到解决难题的出路。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2月20日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的回信中所说:“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世界格局是一种抱团取䁔的大趋势

自疫情暴发以来,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以来,国际学者们不断预测这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总体上看,关注的焦点,有两种走向。

一种是主流走向,疫情更加促使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抱团取暖。疫情之下,绝大多数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疫情,投入合作抗疫的潮流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政要和众多有识之士在这场疫情越演越烈时,开始深刻剖析代表资本垄断集团的公共卫生制度的严重短缺,呼吁“人民至上”,“保护人民健康”。比如,4月2日,世界100多个国家和230多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各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合作”、“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抗击疫情”。

另一种是支流走向,极少数国家为了狭隘私利试图组建“小圈子”。在遭遇难题和疫情来临时,个别国家政客一开始并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自身国内问题上,而是热衷于“甩锅”,把矛盾转嫁出去,并鼓动少数国家囿于“小圈子”利益,来维持其独大霸权地位。

(来源: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03/20/world-order-after-coroanvirus-pandemic/)

 每当重大的全球性事件发生,必将带来国际格局更加广泛、深刻、复杂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必定是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绝不会逆历史潮流而走。这场疫情之后,世界格局也必将沿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愿望的方向变。首先,形成政策及时沟通、首脑频繁联系、政要远程互动,共商共议世界大事的政治交流格局。其次,形成经济合作圈子越来越大,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交流格局。再次,形成世界各国进一步增进文化多元互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人文交流格局。

 “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疫情之下的世界格局当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总体方向是建构联合国机制下的多边机构合作框架,只有多边主义机制才能顺应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

 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对合作应对国际危机的愿望在迅速增强,同时,在共同抗疫之下,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对促进构建命运共同体也有了新的要求。

 这其中,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的认识,就比较有代表性。早在今年1月,斯蒂芬·佩里就提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方案就是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推动各国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和谐相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再次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组织高效,效果明显,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凸显了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并呼吁:“当下,各国需要携手努力,加强协作,共同研制疫苗,遏制疫情扩散,最终战胜疫情。”


(来源:https://www.eastwest.ngo/events/global-cooperation-cyberspace-2019-progress-roundtable)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应对再次证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携手共同治理,而不是把问题的症结归罪于“全球化”或嫁祸于他国。从当前国际共同抗疫的实践效果看,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应该是:各国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同时,一些经济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在各方面加强能力建设,联手共同抵御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具体地说,在政治上,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和完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在经济上,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市场,保增长,保民生,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在处理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上,各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合作应对,共同分享全球疫情防控经验;在文化上,加强各层面的文化交流互鉴,提振战胜疫情和其他困难的信心;等等。


 总之,判断疫情之下世界格局的走向,可以从深入理解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3月12日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的一段话入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这里面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思路。

(作者:杨明伟,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