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黎丽 吴丹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稿时间:2020-04-13浏览次数:3271


    

 中国是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目前56个民族像56朵花,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而古老的版图中,即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从富到强的梦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势在必行。那么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人本基础

   从源头上来说,中国56个民族的起源充分展现了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比如撒拉族族源有7种说法;塔吉克族源则是3种说法;保安族的族源头也有3种说法等等。可以说大多数民族在族源上均呈现出多族源的史实表明,中国各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迁徙与定居相结合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但处于探索“我从哪里来”的精神需求去探索祖先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原始的、唯一的源头。也就是说,从源头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历史事实,不是理论或思想上的建构。

再从现实生活来看,随着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中华各民族沿着不断加宽与加密的高速、高铁、航道和航线进行交往、交流和交融速度更快,融合程度更深。在经济层面,已经形成农业、牧业等传统产业与现代工业、文化产业交融的格局;在社会层面,中国每个乡镇因人口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而呈现出的多民族居住格局、多民族家庭;在文化层面,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归属层面,中国人成为各个民族共同的称谓。尤其到国外访问、深造、旅游的中国人,无论哪个民族,中国人都成为他国人对我们的共同称谓,我们也因自己的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而极其愿意被称做中国人。

因此从源头上的多元性到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本基础。


 二、加强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由于民族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因此只有在所有民族工作中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具体来说,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为促进和谐、健康的民族关系发挥粘合剂或柔顺剂的作用,在影响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是大非和重大事件面前,不仅自己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且要影响普通民众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相协调。

第二,在具体工作中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解决好各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各类具体问题和矛盾。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健康,自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建立起来。

第三,与时俱进地对民族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如生态政策、资源政策、干部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等等,从而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等多重复合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政府则将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到行动当中。

具体来说,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将各项民族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乡村、学校、企业等最基层的地方,落实民族政策,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重视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现代化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的小康社会。如果各级党委和政府齐心协力,各族民众走向富强之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自然铸牢。


 三、各民族团结奋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

 民族团结作为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因此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从民族团结包含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三个层次。    

民族内部的团结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强大政权的民族,依靠的第一条取胜法宝就是民族内部的团结。比如蒙古族的大汗成吉思汗在广泛团结蒙古草原各部落并得到周边民族的支持下,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统一了蒙古草原。比蒙古更早的突厥人,在早期内部比较团结的前提下建立了东到日本海西到里海的强大游牧帝国,但却因内部不团结,分裂成东西两部,东部被唐所灭,西部也逐渐走向衰落之路。比突厥更早的匈奴也一样,早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汗国,但因内部不团结,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最终南匈奴降汉、北匈奴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民族内部的团结,是建立在家族部落之上的团结,是其利断金的兄弟姐妹般的团结,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凝聚力所在。    

 民族之间的团结则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家的建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藏羌彝走廊北端,羌族架起了汉族与藏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在丝绸之路东部,回族则是汉族与藏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长城上诸多的隘口也是南北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正是因为中国内部不同生态文化区域的民族沿丝绸之路、长城和藏羌彝走廊交往交流交融,才使得中国最终自然融合成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当然我国民族分裂时期,比如在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民众饱尝分裂、战争、冲突之苦,因此“大一统”就成为不同民族政权的最终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统一时期占三分之二、分裂时期占三分之一的原因所在。    

 中华民族的团结则是中国人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界别、不同党派之间的团结。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共同生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度中,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如今在中国的陆地边疆的大城小镇中,各民族、各职业群体和谐相处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在新疆北疆的阿拉山口口岸所在阿拉山口镇,这里的装卸工即有哈萨克族,也有汉族,夏秋两季汉族在此做装卸工,冬春两季则由哈萨克族做装卸工,和谐的职业分工既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团结,更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典型。保卫国家边境安全、促进边疆发展的广大人民解放军战士、移民警察和边民们则在长期的戍边通边实践中结成了“军民鱼水情”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典范。今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国开展,民族团结的观念牢牢扎根于不同民族、职业、界别和党派之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各族、各职业、各界别、各党派民众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因此可以说民族团结奋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


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房有车”、“旅行方便”是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指标。各族民众都过上了心目中向往的好日子,自然就会自己的祖国怀着热爱之心、珍惜之情,自然也就在国内外反华势力破坏祖国统一时能够同仇敌忾,全力保护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及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和威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括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目前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则是重中之重。

由于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也大多在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因此在完成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任务后,如何在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同时振兴民族地区的乡村牧场则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得不关注的经济发展事业。比如占国土面积2/5的牧区振兴就不得不关注草原的永续利用。我国六大牧场或因纬度较高成为天然牧场,或因海拔较高成为天然高山牧场。牧场的草或草甸像地皮一样,紧紧地贴在地面上,既起着蓄水的作用,也起着保护土层的作用,即使有牧民放牧,也因不同季节在不同的牧场转场放牧,不会伤及草根和地层,因此牧场上的草甸或草就成为维护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牲畜生长的根本。

因此保护生态与发展牧业必须相辅相成。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历史记忆所在,也成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因此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以深度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民族地区就会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互补充的基础上达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族民众遭受外敌侵犯时自然凝聚起来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外敌的自我名称。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成为中国各民族、各职业、各界别、各党派民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徐黎丽、吴丹丹)

注: 本文已发表在《中国报道》,2020年01期,引用请通过官方途径下载原文。

获取公众号原文链接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https://www.sohu.com/a/339654697_671431)。


作者简介:

徐黎丽,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主任、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著作11部,多篇在《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等转载。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社部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及边境民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边海防研究中心法学组咨询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吴丹丹,兰州大学2018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