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布朗:后疫情时期的地缘政治——世界需要如何管控对立和避免冲突

发稿时间:2020-09-02浏览次数:54

编者按:2020年7月3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CNIA)和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DOC)联合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直面现实与共享未来”(China and the World: Changing Reality and Shared Future)国际线上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德国、马来西亚、英国、美国、新加坡和南非的海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就全球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和现实困境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本公号摘编部分学者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后疫情时期的地缘政治

世界需要如何管控对立和避免冲突

克里·布朗(Kerry Brown)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英文原题: Moving Forward: Post COVID19 Geopolitics: How the World will Need to Manage Duality and Avoid Conflict

 我主要围绕以下议题进行发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意味着什么,观念差异和信任匮乏的问题,关于当前最不乐观情况的解释,以及一些上层建筑的话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残酷的。中国目前正在逐步有效地解决疫情给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但对于英国来说,经济形势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重创,经济恢复暂无起色,这也是目前整个欧洲的情况。事实上,疫情之下并不存在任何赢家或输者的概念。我认为,在这个特殊时刻,所有人都应该放低姿态,因为很明显,并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个严峻的问题。反观现实,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各个国家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彼此之间的一些误解,或者说刻意地、发自内心地不想去互相理解。

 第二个问题是彼此之间缺乏共识,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对于欧洲和美国的影响和意义的看法,反之,另一部分是关于我们对于中国价值所持有的问题。另外,我们各自具体承受了哪些,经历了什么,对于这些都缺乏一种共识。很明显,这是些难以让人理清头绪的问题。

 还有一点是语言所带来的问题,但我们假设,语言不通的问题只是表象和借口,问题实质是共同目标的缺失。现如今,我们所在的世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可以称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呢?事实上,我认为,我们既不需要相同的理念,也不需要共同的价值观,不断要求这些达成一致就会永远无法解决问题。我们真正需要明白的是,大家要在同一个地球上共同生存。出现这个问题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同盟之间不断地渲染我们的理想不同,愿景不同等客观现实。但我仍然认为他们的做法也表现出了我们自己的一些结构性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彼此无法达成共识的原因。可是,我想再次重申,当今世界本不该有争夺胜负的概念。我们现在有点被自己的价值观束缚住了手脚,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试着来了解一个崭新的理念,不要再去考虑价值观这类的太基础的问题。我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也会对对方有不一样的定义,只需要关注现实的可衡量的事物即可。

 关于当前不乐观的局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很明显是公共健康问题。所有人都希望公共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当前大家也确实都面临着这方面的压力和挑战。第二个是气候变化问题,这是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长期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对于美国这样存在政治环境分化问题的地方是无解的。虽然存在一种叫做虚无主义的观点,但这并不是当前的主流,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维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做法。第三点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话题,即人类的福祉。我们能够发现,中国政府是非常致力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这也是得到公认的事实。我们应该意识到有许多的复杂问题有待解决,关于人类福祉、后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等等都是很难去定义的,这些都或多或少由于如今社会的不平等或者不公正现状而导致的。以上问题都需要我们诚实地面对。

 最后,我要阐述的话题是关于上层建筑的问题。例如,如今我们可以看美国和中国的政党,哪一方下车哪一方继续?这是不可能试图通过使一方完全认同另一方来实现调解的现实情况,这也不可能发生。但是,我也并不建议这两大权力去互掐争斗。那你也许会说,他们需要一些架构管理机制,如此一来彼此都可以存在于这个机制之中并且不影响其各自的治理和政府系统。这种理想化的上层建筑的构建,或者说是双轨制的世界,将会是有重大意义的,也是非常迫在眉睫的事。

 那如何实现呢?理想的机制一定会被构建出来,但这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讨论沟通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基础的目标和观点来讨论。虽然现在局势并不乐观,但是未来可期,这些问题需要留给将来解决。


翻译:李喆

校对:姬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