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亚洲的传播

发稿时间:2020-07-19浏览次数:43

本文作者|周亭(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今世界主题应是命运与共,强调的应是共同发展。要达成这样的愿景,需要重视亚洲各国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的交流对话,去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将共识转化为共同的行动。今天,亚洲各国交流对话的渠道日益丰富,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智库都是重要的发声者。倾听这些声音,对于了解亚洲国家的理念、价值观和态度很有意义。本文将主要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何被亚洲国家的重要“发声者”理解和表达。

 2012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首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演讲,再次重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概念、一种理念和价值观,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表述固定下来,传播开去。为了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亚洲的传播状况、反思传播问题,我在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团队对这个关键词的全球传播进行了超过1000天的跟踪。我们获得了16个语种、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其中包含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

 从全球报道总量来看,亚洲媒体对这个话题非常关注,贡献了全球报道量的73%。我们还可以看到,2017年开始境外媒体的关注度大幅增加。这一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及,还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

 从参与报道的国家来看,报道量前十八位的全球国家和地区中有十三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从参与报道的媒体来看在报道量前二十位的海外媒体中有十五家来自亚洲。亚洲国家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普遍认可和支持,但还存在少数不知道、不理解的声音,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合作和传播中换位思考,去阐释理念、消除误解。

 亚洲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多集中在政治和经济议题中。在政治议题中,比较有代表性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外交理念,得到发展中国家的响应;发达国家更关注该理念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在经济议题中,一方面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带路沿线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可度更高;另一方面一些对“一带一路”项目的误解导致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误读。

 基于报道议题上的焦点,报道也呈现出了两大特色。从议题设置上说,基于“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带来的经济福利,是目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强力的纽带,也是理念得以认可和推行的基础,所以有关经济福利的议题占据比重最大。从话语方式上说,亚洲媒体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报道常置于政治语境当中,理念的阐释总是与政治的话语结合在一起。

 在我做研究期间(2015年至2018年),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和尼泊尔的媒体在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时,都非常认同这个理念,也乐于传播。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但在报道上各有侧重。印度尼西亚媒体大量转载中国媒体的内容,成为与来自中国的报道重合度最高的“概念阐释者”。巴基斯坦基于中巴经济走廊为主的“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共享福利,媒体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利见证者”。孟加拉国媒体很关注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国际会议时的发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达者”。泰国媒体更侧重报道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区域维护者”。尼泊尔媒体经常撰写文章,从概念提出,宏伟愿景、政策内涵、中尼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阐释,是理念的积极推广者——这些亚洲国家媒体在报道时的一个共同点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作为主要信源表达积极观点,意见领袖在理念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个理念本身比较宏观,在报道时缺乏足够的语料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接地气的阐释。在使用它的时候或者把它当作口号,没有实际内容支撑;或者当作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边界无限延展,这样的传播活动都容易带来误解和误读。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由中国提出,但并不由中国独享,它其中包含的精神属于全人类。要传播好这个理念,需要亚洲各国重要“发声者”的参与和合作,去共同建立和整合包括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行动方案在内的传播体系。

 未来,要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好地为亚洲各国人民共享,并促进共同的行动,首先需要加强政府间、媒体间、智库间的交流与沟通。与亚洲各国重要“发声者”携手,用各个国家不同群体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去传播理念。其次,不但手拉手,还要心连心:目前亚洲各国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缺乏人文交流层面的报道,不利于普通人在跨文化的传播语境下理解和认同“人类命运同体”的核心内涵。希望亚洲各国政府和媒体未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普通民众在人文交流活动中及对活动的报道中体会和理解理念,促进民心相通。


*本文是作者在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论坛暨2019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的发言,后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