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2022)”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李怀亮院长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题目为《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共同原则》,以下为主要内容: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共同原则》。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总书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绝,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三个超越应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共同的原则。
首先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绝。
为什么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绝呢?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个世界,从2016年开始英国脱欧、美国的特朗普总统胜选开始了逆全球化的潮流。刚才孙老师也提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联大的发言,他警告世界各国人民说,原来是全球化,现在有可能是零国集团,没有交流、没有文明、没有对话,只有冲突。他不光今年提到零国集团,从2019年开始他已经有连续四年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大会上一提到我们这个世界要分割成两个大的集团,这两个大的集团各有各的金融体系、贸易体系和科技规则,大家知道还有科技规则,连续四年的讲话里,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不是一个教案教了四年,而是感觉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连续四年在呼吁和警示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仍然没有听懂。所以用文明交流代替文明隔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目前必须做的一个事情。
马克思的这段话非常经典,就是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种相互依赖所替代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真的像总书记说的,我们真诚的呼吁这个世界不要再隔绝,不要再成为冷战时期的那样的前苏联和美国各主导一个集团,然后相互对峙、相互隔绝的一种状态。这是我第一个想法。
第二,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是亨廷顿教授1993年外交杂志上提出来的一个很快风靡世界的口号,现在好像这个文明冲突论已经过去了,实际上不然,2018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斯金纳,她是一位黑人教授,她说,美国对中国的冲突,是对高加索人种以外的冲突,是一种文明的冲突。目前这个文明冲突论阴魂没有散去,还在笼罩着这个世界,所以总书记倡导的用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也就是大家每每都会提到的我国著名的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想法,这就是中国的智慧。
联系到我们“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提倡的原则、设施连通、贸易相通等,以及共商共建的治理原则,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是中国对于全球治理理念和全球人类价值体系的一个升华。
第三,用文明的共存超越文明的优越。
文明优越论给世界曾经造成过极大的、深重的灾难,最典型的是德国希特勒宣扬的人种优越论,这个是对世界造成国际性的灾难。现在文明的优越论可以说是还在笼罩着我们这个世界,最典型的一个是制度优越论。制度优越论就是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以推广民主为核心,就是建立在制度优越论上的一种外交政策,从文化上讲,耐克尔波特先生有一个论断,他说各个国家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贸易的竞争,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实际上最终的竞争是生产力的竞争,而在生产力背后是文化的竞争。有的文化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的文化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我们可以借用他这个话来说,有的文化是可以促进民生福祉、促进世界和平的,而有些文化、有些观念是破坏和摧毁世界和平的,目前的霸凌主义、极限施压、以邻为壑、逆全球化都是不利于世界和平的思想观念,我们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以长时段为考察的期限来看中华文明、中国的文化、中国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会给世界和平带来新的福祉。